笔趣阁

笔趣阁>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 > 第19章(第1页)

第19章(第1页)

第一篇第三章第5节茯苓能泻又能补,养护身体显神奇,

茯苓是菌科植物,生长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,可食也可入药。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茯苓性平、味甘淡,益脾安神、利水渗湿,主治脾虚泄泻、心悸失眠、水肿等症。

如果与牛奶等乳制品调和后食用,能增添它的美味与营养。

北京著名小吃茯苓饼就是以茯苓为原料制成的。

相传慈禧太后一日患病,不思饮食。

厨师们绞尽脑汁,以松仁、桃仁、桂花、蜜糖等为原料,加入茯苓霜,再用淀粉摊烙外皮,精心制成夹心薄饼。

慈禧吃后十分满意,后来此法传入民间,茯苓饼就成了北京名小吃,名扬四方了。

茯苓淡而能渗,甘而能补,能泻能补,称得上是两全其美。

茯苓利水湿,可以治小便不利,又可以化痰止咳,同时又健脾胃,有宁心安神之功。

而且它药性平和,不伤正气,所以既能扶正,又能祛邪。

这是介绍两款可作食疗的茯苓美食:

1.茯苓栗子粥

材料:茯苓15克,栗子25克,大枣10枚,粳米100克。

制法:加水先煮栗子、大枣、粳米;茯苓研末,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,搅匀,煮至栗子熟透。

可加糖调味食。

功效:《本草纲目》说茯苓能补脾利湿,而栗子补脾止泻,大枣益脾胃。

这三者同煮,就可以用于脾胃虚弱,饮食减少,便溏腹泻。

2.茯苓麦冬粥

材料:茯苓、麦冬各15克,粟米100克。

制法:粟米加水煮粥;茯苓、麦冬水煎取浓汁,待米半熟时加入,一同煮熟。

功效:可以宁心安神。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麦冬养阴清心,粟米除烦热。

这三者同煮就可以用于心阴不足,心胸烦热,惊悸失眠,口干舌燥。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相邻推荐:三侠五义  乾隆最宠爱妃子:令妃传  搜神记  东周列国志  蚀骨伤婚  儒林外史  当老婆发现了小三  我爱你,直到时光尽头  第一次的亲密接触  盛宠小娇妻:总裁请节制  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  从你的世界走过  封神演义  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  那片星空,那片海(全集)  山海经  宋词三百首  白娘子传奇  万物生长  隋唐演义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飞剑问道
我吃西红柿飞剑问道
番茄继吞噬星空莽荒纪雪鹰领主后的第九本小说。    在这个世界,有狐仙河神水怪大妖,也有求长生的修行者。  修行者们,  开法眼...
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
唐家三少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
一代神王唐三,带着一点神识在宇宙中遨游,寻找妻子转世重生的世界。在神识的牵引下,他来到了一个叫做妖精大陆的地方,而他却发现,这是一个人类为刍狗的世界...
弃宇宙
鹅是老五弃宇宙
地球元气复苏了,但这真不是地球灵气复苏的故事,而是一个流浪宇宙的故事。...

最新标签